江茉茉心疼的看着女儿额头,“嗯,麻麻逃课陪我宝贝了。”
小念宝头晕乎乎的,“麻麻太爱宝宝了吧~”
江老问:“宝宝,你给啊嗡说说,她怎么推你的?还有谁欺负你了?外公替你出气去。”
小念宝想不起来,就自己在玩儿,“她们踩哥哥给宝宝买的鞋子,要拽我的小翅膀,我没要她们踩,然后我就被推了。”
小念宝脚上尾巴有两根小翅膀,也会发光,这会儿有一根都被踩软了,江茉茉摸了摸,“回家让爸爸给你鞋子小翅膀沾上。”
幼儿园,推人的小孩儿挨打了,还是父母的巴掌,一下下的落在,成年人的力道一巴掌就足以让小孩儿脸红肿,连着几巴掌也没人阻止,学校老师的力道也无济于事。
问清楚原因,竟是因为苏念念的鞋子不让她们碰。
视频中蹦蹦床里的画面很清楚,她们去踩好几次苏念念,苏念念推开还在喊何青云去玩儿,“云儿,你来呀。”
小青云撇过脸,“无趣。”
“你不玩,我玩儿~”一群小朋友,本来好好玩着,忽然她被推,苏凛言看着闺女头装在铁栏上,甚至还弹了一下,都哭了,她们还在蹦,软的毫无支撑力度的床,弹跃的小念宝在上边头晕目眩,站不起来,还在哭。
还是云儿先跑上去,去拦苏念念被她吐了一身,最后他才推了同学,结束蹦跳,老师进入,抱着小念宝就去校医处。
何斯辰:“儿子,好样的!下次见到这种情况,上去给她两巴掌!”
江尘御坐着的架势,显然,靠打两巴掌就想结束,不可能的。
“苏局,江总,要,要不,您说,”
检查结果出来了,江茉茉把结果发给了丈夫,苏凛言看着检查单,“让她也去对着铁柱撞,撞出脑震荡罢休。”
父女俩抱着孩子去了医生办公室,“大夫,我闺女这多久恢复?要住院吗?这有多严重?会不会对以后有伤害?我闺女会不会变成傻子?我闺女能活着是吧?!”
医生:“……”
这位妈妈的问话,越来越离谱了,虽然症状确实有些严重,但不至于到性命的地步。
最后苏念念住院了,
她妈妈太紧张了,住院有床她也不躺在上边睡都在妈妈怀里,受个伤,妈妈的母爱一下子全激出来了。
在妈妈怀里没多久小念宝就睡着了。
等她再醒来,天都黑了。
耳边传来抹泪悉索的声音,小念宝悠悠醒来,“奶奶~”
苏夫人擦了眼泪,“宝宝醒啦?饿不饿?”
小念宝摇头,她坐起来发现家人全来了,还有哥哥们,弟弟侄儿和出生没几个月的小妹妹也来了,“奶奶,麻麻把你气哭啦?”
苏夫人摇头,“小茉没有气奶奶,宝宝的额头还疼不疼?”
“疼~”
站在地上她晕的慌,娃哥哥还抱她了,“哥哥,她们踩宝宝鞋子,宝宝才不让她们踩。”
二娃很愤怒,抱着妹妹很心疼,“念念,欺负你的人叫什么名字?”
因为爸爸和姑父都不告诉他们几个哥哥那个人的名字,毕竟他们哥仨刚过来,那架势下一秒就要去干架。
虎哥都放出话,明天放学就去幼儿园门口堵人。
念宝最后被亲哥抱住,“哥哥给你带的电话手表呢?”
小念宝忘记了,她和仰头想了好久,最后看着哥哥,“哥哥买~”
龙宝叹气,电话手表都弄丢了,“好,哥给你买新的。”
小定闲和他妈妈一样,一大一小的蹲下,宁儿是蹲下看的更清楚,拉拉念宝的小手看看孩子额头。
小定闲蹲下仰着小脸,啥也看不到,他爸对他屁股蹬了一脚,“你蹲下拉屎啊?”
那小定闲就真用劲儿拉屎了,他爸见状,吓了一跳,掐起他就朝厕所丢,“爷爷~”
江尘风和江尘御双双看过去,都过去吆喝江苏了。
“你小时候上厕所上一半,我就把你抓厕所吗?定闲穿的有纸尿裤。”江尘风在厕所里教训儿子。
“我这是教他从小养成好习惯。”
苏部长倒出来的晚饭,“念念,爷爷喂你吃饭好不好?”
小糯包小眼睛看着姐姐的晚饭,目不转睛。
古小暖把她脸掰过来,“别馋,你姐的。”
苏念念请假了,请假一星期,住院了三天就回家了。
苏夫人寸步不离的陪着孙女,她刚知道的时候,江茉茉千万叮嘱不让妈妈紧张,因为没事了,最后苏夫人知道,还是头脑一懵,眼前都黑了,见到孙女额头的血包,泪水怎么也止不住,苏部长抱着妻子去安全通道口陪着她好久。
苏小沫是苏夫人一辈子的痛,不论如何都迈不过去的痛。
小念念像她妈妈,也像她‘姑姑’,看到孙女那一刹,苏夫人情绪就决堤了。
出院的几天都在苏家,
江老每天给外孙女打电话,苏经年周末去给妹妹买电话手表时,关青漪一家四口去找苏家看苏念念了,顺带把她电话手表还了回去。
苏家二老是在还是出院后才知道受伤的事情,又想起儿媳妇不能受刺激,在家也不敢提,总是说:“姜儿别担心,小孩子摔摔打打的长的结实。”
但私底下抱着小念宝,看的心疼人,“我的念宝啊,咋这么严重,还疼不疼,你想吃什么,曾爷爷曾奶奶给你买。”
见到儿媳妇,又是另一种画风,“你老公小时候皮,收小麦的时候还从房顶摔下来过。”
苏部长:“……”哪儿有的事!
苏爷爷偷偷拉着儿子,“你别反驳,这是你妈宽姜儿心呢。”
苏部长:“你俩少说点,姜儿就不想了。”
于是老两口都闭口不谈。
也是来了苏家,关青漪忽然发现女儿摇篮车上的风铃,和苏家的好像,一问才得知,这都是念宝自己做的收工。
又联想到儿子那总是缺东少西的书包,和陆陆续续多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时,关青漪一切了然了。
看了看孩子,一家人就走了。
孩子定期去复查,苏夫人比谁都记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