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
字体
16
背景
收藏
第三十一章  收服匈奴铁骑 
作者:倔强的烤羊腿 发布时间:2024-09-04 11:41

无论是草原上的黄金家族,也或者说是后世的契丹人。

甚至是小小的小清满,不最后都成了我大中华之人。

匈奴人在后世也有部分融入了我大汉民族。

不利于和谐的话,周恒不会说。

当然其实这都不是主要原因。

主要原因是因为贾诩的最后几句话。

当一个人有了赏赐之后,他的贪欲就会无限增长。

得到了一就会想二。

得到了一个金币,就会想要100个金币。

现在的匈奴人就是这样。

如果说最早的匈奴人只是希望能够回归自由身回归草原的话。

当他们真正能够回归草原的时候,他们又想着留在中原。

而当他们想要留在中原的时候,他们又会想让大汉给他们划分一块土地。

让他们生活,不必再过那些苦寒之日。

如此一来,人的贪欲就会变成无穷无尽。

贾诩的这一个计策正是利用了人的贪欲。

而如此一来。

他们必将会拼命的想要建功立业。

偏偏周恒想要完成这些承诺的话,就必须要登基称帝。

等到他们真正的等到周恒登基称帝的那一天。

这9000匈奴人又还会剩下几个人呢?

到时候周恒只要装作忘记了,又有谁会知道这件事情呢?

这是一个阳谋。

利用了人性的贪婪。

但是你却不得不往里面跳。

连普通读过书的人,都是这样,更别说匈奴这一群没有教化的人。

根本就看不出这样的阳谋。

只会拼命的建功立业。

...........

言归正传。

随着贾诩的计策出炉,周恒很快就直接将这9000匈奴人收为己用。

不过忠诚度,暂时还犹未可知。

但至少表面上是臣服了。

起初刚开始的时候,也有很多匈奴人不愿意臣服。

但是在周恒一诺千金。

当场释放了一些,并没有在中原大肆屠戮的匈奴人之后。

无疑让这些匈奴士兵开始蠢蠢欲动。

尤其是听到周恒那丰厚的奖赏之后,更是眼睛都冒了绿光。

他们为什么,非常想要进入中原?

动不动就搞入侵。

说到底还不是因为北方苦寒。

尤其是在冬天的时候,温度骤降。

让普通的匈奴士兵根本就无法正常生活。

无奈之下也只有选择南下。

如今周恒提出的这些报酬,无疑让他们非常的心动。

谁不想有一个安稳的家?

谁愿意每天刀口舔血,漂泊度日。

而现在周恒却给了他们这个希望。

自然让他们非常的心动。

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,以周恒现在的身份地位完全无法实现他的承诺。

如果想要达成最终的奖励,获得一块独属于他们匈奴人的封地。

那他们只有坚定的跟随周恒,直到周恒登基称帝。

而到了那个时候。

这上万匈奴人,还会剩下几个人就犹未可知了。

将军百战死,更何况是普通士兵。

不得不说,贾诩的这个空手套。

确实是玩的很溜。

而拥有了这9000匈奴人的加入,周恒的实力无疑是暴增。

原本就拥有2000并州兵马。

再加上收服的上万西园兵马,和九千匈奴兵马。

哪怕之前有一些消耗。

他手中的兵马也超过了2万之众。

其中更是有穷凶极恶的9000匈奴骑兵。

为了补齐上万骑兵,周恒还从西园兵马和并州兵马之中,抽掉了一些身强力壮的人补充。

其中大部分都是担任军官。

毕竟,比起匈奴人,周恒还是更相信大汉之人?

人有远近亲疏不外如是。

不过哪怕如此。

他手中的骑兵也是一越达到了上万之众。

上万的骑兵。

而且还是草原狼骑。

在这东汉末年的前期,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?

足以让天下任何一个诸侯都为之动容。

哪怕是号称有着大汉马场的西凉,又能够拿出多少骑兵?

相信董卓手下的西凉铁骑绝对不会超过三万之众。

如果加上吕布手下的四万并州兵。

骑兵也不会超过五万之众。

除非董卓出动倾国之兵,否则现在的周恒都有一战之力。

唯一比较忧虑的就是粮草问题。

之前因为押送俘虏。

张辽从并州带来了大量的粮草,但也仅够当下使用。

如今再添一万兵马。

粮草无疑,捉襟见肘。

河内虽然是洛阳的门户,但其中并没有太多的粮草。

大部分都是由董卓直接派发。

如今河内丢失,董卓自然不可能再发粮草。

所以这些问题,都要周恒自己解决。

好在河内还算是一个大郡,找一些大户人家借个几千石粮草还是很轻松的。

比如说最著名的河内望族,司马懿的司马家。

其中就囤积了大量的粮草。

也成了周恒首要的目标。

............

司马家。

此时的司马家很是忧虑,由于现在的司马家之主是司马防。

现在正在坐京兆尹。

司马防跟司马懿不一样,还是比较忠贞爱国的。

董卓行废立之举的时候,也曾数次弹劾董卓。

结果却被董卓猜忌。

司马防怕董卓对他的家族动手。

所以日前,特意传命司马家,让他们全家迁移到黎阳。

现在河内的司马家是由大哥司马朗主持家务。

司马防生了8个儿子。

也就是后世鼎鼎大名的司马八达。

依次为司马朗、司马懿、司马孚、司马馗、司马恂、司马进、司马通、司马敏,俱知名,因每人的字中都有“达”字,故时号“八达”。

他对待儿子很严格,即使儿子弱冠成人后,也要求“不命曰进不敢进,不命曰坐不敢坐,不指有所问不敢言”。

“走还是不走?”

此时司马家的8个兄弟全部坐在大厅之中,考虑着要不要遵从父亲的命令。

如果不走的话,一旦董卓对他们司马家动手,那司马家就自灭了。

可是如果走的话,一旦被董卓知道了,那他们的父亲司马防可就危险了。

“我觉得不能走,毕竟,如果我们现在走了,董卓一旦得知必然会对我们的父亲动手。”

司马孚率先开口。

【这里按照三国演义所写,按照正史来算,现在的司马八达除了司马朗成年以外,大部分都还没成年。】

【这里设定全部已满15。】

上一章(快捷键←)
目录
下一章(快捷键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