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光乍亮,远处传来呜呜声,漆黑的火车慢慢驶入车站,刹那间寂静的车站变得热火朝天,拥挤的人群中不时传来叫骂声。
下车的人挤不下去,上车的人挤不上去。
刘巧妹抱着小儿子手里拎着小包袱跟随人群移动,身后是双胞胎儿子紧紧拉着她的衣角,腰上的粗麻绳紧紧缠绕在走在后面的应国斌身上。
应国斌扛着巨大的包袱目光牢牢盯着走在前面的刘巧妹身上,有力的双臂上还挂着两个装着馒头的布袋。
直到找到座位坐下才放松片刻,让两个儿子靠窗户坐下从包袱里面拿出破棉被给他们包上,又拿了一个破大衣给刘巧妹和小儿子裹着。
“我去倒热水。”应国斌说了声这才走向车厢接水处。
刘巧妹打起十二万分精神看着三个儿子,脚踩包裹,过道人来人往,车厢味道混杂难闻的让她脸色发白。
“妈妈,你怎么了?”应孝文第一时间发现她脸色不好,小声询问。
“妈没事,就是口渴了。等你爸回来就好了,你和哥哥坐好不要乱动。”刘巧妹勉强交代了一声,就没在开口说话。
她怕自己一开口就吐出来。
好不容易看到应国斌回来,刘巧妹连忙将孩子给他自己跑去卫生间吐了。
回来后就靠在座位上沉沉睡过去,直到中午才被叫醒吃了点东西才有了精神,火车走走停停,两天一夜后才到达京都。
应国斌安顿好妻儿跑去窗口买车票,运气好正好买到最后三张硬座票和一张无座票,发车时间是晚上八点。
*
“老应老应消消气……你这才刚出院。”林晓燕端茶送水,满脸着急。
应发顺喘着粗气,手拿竹条指着应国平。
“黑省什么天气你不看新闻也不看报纸吗?大雪封路,你竟然给你二哥打电话让他往家赶,你这是要他的命啊!”
“你们两个是不是早就想气死我了?啊?!多大的人了怎么还这么不懂事?!”
应发顺边喊边哭,大雪封路缺衣少食,他这是要白发人送黑发人了啊。
应国平自知有错跪在地上不吭声,他当时一着急也没想那么多,就记得要让二哥回来,万一……
至少不能让二哥后悔,也不能让他爸不安心。
谁知道好心办坏事。
现在只能祈祷二哥一家五口平平安安,顺顺利利到达才能让大家伙都放心了。
“爸我错了!你打我骂我都可以,别憋着,对身体不好。”
应国平也怕啊,怕自己再给他气回医院去。
应发顺将竹条一扔,在林晓燕搀扶下坐到椅子上。
“你去车站守着,什么时候接到人什么时候回来。接不到人,你就给我滚!滚的越远越好!”
他应发顺不缺人送终!
应国平滚了。
应国明来了。
脚还没落地呢,就看到坐在椅子上大喘气的应发顺以及地上的竹条,来的不是时候。
他还没将脸上的笑容收起来,应发顺已经看过来。
“笑笑笑,你怎么还有脸笑的出来?!上梁不正下梁歪,我看都是你这个大哥没教好,老三老二才这么不像话!”
“老三做事没脑子,老二平时看着稳重的一个人怎么不知道多打个电话确认下?”
“还有你,不是去办事了?又回来做什么?”还笑的那么碍眼!
应国明:……
不是他自己没教好吗?
正要反驳的时候看到站在应发顺身后疯狂摆手的林晓燕又咽了回去,算了,他才刚出院和一个病人计较什么。
“事情办好了,车子已经开回来了就在巷子外停着。”
要不是他爸早上交代一定要开回来放个鞭炮庆祝下,他也不会回来啊!
应发顺这时也记起自己说的话,撇撇嘴,“晓燕儿把鞭炮给他,还有那个大红花给车绑上。”说完又问他:“几辆车啊?”
“三辆。”
应国明声音激动,他也没想到有朝一日能买上三辆货车,组建自己的车队去送货接货赚钱!
虽然三辆只有两辆是他的,一辆是应国家找大家伙凑了钱买的。
他那个体格和长相不开货车怪可惜的,再加上现在年过完了竹镖摊子和套圈摊子赚的少,卖吃的人家看他的脸就吓跑了,得知应国明要找人跟车送货,当机立断就跟着买车一起走货运。
别的不说,安全上绝对能吓跑一些胆小的。
“好好好,以后开车一定要打起精神,这是自家的车磕了碰了都是钱。还有应家村的几个跟着你,你就好好教用心教。藏着掖着最后累的都是自己,自己问心无愧走出去谁也不能说你不对。”
“就像你妹妹说的,这个年代只要肯吃苦都能赚钱。”
“我知道了。”应国明结果林晓燕拿来的东西,看他坐着没动催了一句,“你怎么还坐着,走啊!”
应发顺坚定的摇头。
“不去不去,你自己去。”他这会要是出去肯定要到处转悠,情绪激动晕过去可就坏事了。
憋着,不能去。
大喜的日子不能被他破坏咯。
说是这么说,等应国明出去后他就跑到楼上往巷子口张望,啥也没看到,但是听到经久不息的鞭炮声。
他脸上忍不住露出灿烂的笑容。
好好好,日子就是要一家人齐心协力越过越好。
转念又想到不知道走到哪里的老二一家,应发顺脸上的笑容又慢慢消失,愁苦和担忧在他郁结的眉宇上留下深深的印记。
“老应该吃药了。”林晓燕在院子里喊了一声。
“来了。”应发顺回了一句,这才往下走。
林晓燕盯着他把药吃了,又催着他把堂屋和院子扫一扫。
医生说了要运动,忌烟酒,酒不好戒烟可以。
自从他住院,林晓燕的工作辞了直接去服装店做裁缝,他的也辞了,孩子们到是忙起来了,这一忙都忘记吃饭。
他闲着没事,就在家里做好饭挨个送。
每天早上去菜店溜达一圈买点新鲜的瓜果蔬菜回来,做好以后在给他们送去,回来的时候骑车到学校去接上孙子和小儿子回家吃饭。
时间安排的满满当当,脸上的笑容却是多了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