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到牛大胆的话,还待争辩的宋大虎下意识缩了缩头...
被踢好啊,三郎君也不忍心用力踢他,但是脑袋掉了,可就回不来了。
果然,三郎君还是心疼他的。
赵羽适时变得缓和:“服气了?”
“服气了。”宋大虎脸上写满了,不服气。
他虽然知道三郎君是心疼他,但是他还是不服气,他爹从小就教他,老实汉子不能说谎。
赵羽脸上一黑,彻底放弃调教宋大虎。
教不动,真的教不动。
怪不得如此悍将被赶出来后居然没人想着再召回去,要是姜临没有得到宋大虎父亲的托付,要是姜临出发前没有极其严厉的吩咐....
赵羽黑着脸走了。
......
毒蜂山
山寨
寨子里的大小头领,齐聚忠义堂。
商议如何应对刚入霖县境内,想要围攻毒蜂山的兵马。
好几个大汉不屑:“大哥,我看朝廷肯定是没兵了,居然派了个小屁孩,带着一百个人就来了。”
一百个人就想围剿毒蜂山?真当毒蜂山的天险是假的?
“如果朝廷没兵了,咱们造反吧,说不定我们兄弟也有机会去神京夺了那鸟位。”
“我早就看朝廷不顺眼了,将那皇帝老儿拉下来,我们兄弟也去坐一坐。”
越说,众人越是激活。
就似乎已经打进神京,将虞帝给落下帝位。
大首领见状,大笑一声:“算算时间,我派去的人也该回来了,到时候咱们亲自问问他...他娘的,区区一百个人就敢来,真是太不将我们兄弟放在眼里了。”
又过了一会儿。
“大哥,不好了。”好几个喽啰踉踉跄跄靠近。
大首领面容一沉:“我让你们抓的人呢?”
“大哥,朱老四他们都死了,耳朵全被割了,还有几个兄弟找不到,他们没有回山,不知道是被抓了还是跑了。”那几个喽啰面容煞白。
一众人面容一凝。
朱老四的武艺不算太差,而且颇有几分急智,故而之前才会提前安排在山下,监视秘密前来的赵羽...
结果,都死了?
不消片刻。
之前都还荡气回肠的众人,纷纷又出声。
“大哥,看来那一百号人不好对付,我们死守毒蜂山。”
“没错,之前衙门的县老爷召集了八百多号人来攻打我们,还不是灰溜溜的跑了。”
“我就不信他们有三头六臂能飞上来!”
“守个屁!被区区一百个人吓得连门都不敢出,传出去我们毒蜂山还要不要脸了?”
看着态度转变很自然的一众兄弟,以及一部分人不太甘愿的模样,大首领想杀人。
就算是京营来的兵又如何,区区一百个而已。
可惜大部分人都不愿意打。
想到这里,大首领怒而拍桌:“你们怕什么?一百人能展开什么阵势?没有阵势,单打独斗那些兵根本就不是我们的对手!我们数百号人冲上去,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淹死他们。”
.....
霖县,城内
黄昏时分
县衙,后宅
瞧见天色将黑,曹波放下手中书卷,端起茶杯品茗一口热茶。
舒坦。
瞧着天边唯美的黄昏之景,曹波忽然来了兴致,此时此景,正该赋诗一首。
“县老爷,百将赵羽来了,进了衙门说要见老爷。”煞风景的长随带来了煞风景的消息。
诗兴消失,曹波变得不喜:“他不剿匪,来见本官作甚?”
“小的没问。”长随下意识讪笑。
赵羽带着的人,看起来全都凶神恶煞的,他实在是不敢多问啊。
曹波下意识就想说不见,他乃堂堂县令,堂堂霖县父母官,是区区一个百将想见几能见到的?
他不要颜面的?
不过想到赵羽的爹是京营参将,还世袭着三等伯...
最终冷哼:“将他带后宅来,本官倒是想看看,他不好好剿匪到底想做什么!”
曹波发誓,他绝对不是怂,单纯只是不想耽搁了剿匪。
又过了一会儿。
“踏踏踏..”
伴着脚步声,赵羽等十余人靠近。
待到赵羽入内,王小九等人下意识就要跟着进来,门外的仆从却还是急忙出手阻拦。
“曹县令?”赵羽脚步一顿。
他最烦和这种自以为是的人打交道...因为这种家伙,你不能说他坏,因为这种家伙自以为自己其实是好人。
曹波抬头,傲然:“本官这待客之地,百将为三等伯之后也就罢了,其余人什么身份?他们也能入内?尊卑礼法何在?”
赵羽一点都不惯着:“曹县令,你最好不要和我谈礼法,谈到最后,倒霉的恐怕是你。”
曹波看着赵羽不想回答...就这种粗鄙武夫也懂礼法?
要不是看在赵锋的身上,他真想让人将赵羽打出去。
赵羽见状,微微摆手:“算了,我懒得和你纠缠,让你的人走远点,我要说事。”
曹波忍不住气急:“我缺你麾下兵卒的吃食了?还是缺了被褥后勤?什么都不缺!你不好好剿匪来我做什么?”
赵羽不想说话,只默默走到深处慢悠悠的坐下。
牛大胆等人互相看一眼,当即拎着曹波的长随们远去。
自认为一直都在相忍为国的曹波再也忍不住,瞬间炸毛,怒喝:“赵羽,你要做什么?要造反不成!”
赵羽颇为不客气:“别给我戴大帽子,那些只是你的长随,好听点说代表你的颜面,难听的说,不过只是家奴!而且我也没将他们怎么着,只是将他们带走,免得偷听我们的谈话。”
“我和你有什么好谈的?”曹波更加恼怒了。
赵羽再也忍不住,径直威胁:“我今天见着衙门去催收赋税的小吏了,恰好,我正好知道丁口税到底如何定的!你要么安静一些和我谈,要么,你试试朝廷会不会砍了你的头!”
还待炸刺的曹波面容一僵。
不一会儿,冷笑:“你一介武夫也懂赋税治国?胡说八道!”
赵羽变得面无表情:“朝廷诸公为筹措军饷军备,在增加田赋税率之余,重启前朝废弃之丁口税,暂定三年,意三年后废除。”
“年满14男子为成年男丁,视当地富裕程度,每年每人缴纳二十至三十铜钱,是为丁税。”
“未满14之男子以及妇孺,需缴纳口赋,视当地富裕程度,每人每年十五至二十铜钱,是为口赋。”
“丁税口赋,谓之丁口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