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有赵羽一直没有为覆灭黄天军之事请功...一切,早早就有了征兆。
不过霎那虞帝就压下思绪,漠声:“黄天军为神策营残部,和你有何关联?为何求死?”
“臣死罪。”赵羽将头埋在地面。
沐全忠靠近赵羽,将赵羽拉起来,苦口婆心:“杂家的武安侯啊,到底怎么回事,你倒是说啊,你不言前因后果,只求一死...你也不想想,你镇压叛军回朝,然后却被陛下赐死,这天下人,会如何看待陛下?你这不是陷陛下于不义吗?”
还在求死的赵羽,目光一凝。
过了半晌,才带着痛苦哽咽。
沐全忠越发无奈:“武安侯啊,你可就别藏着掖着了。”
赵羽嘴唇动了动,越发痛苦:“君为臣纲,父为子纲....书上常说,忠孝两全难,我...我...”
未曾说完,又重新将头埋在地面。
虞帝看着赵羽,淡声:“忠孝两难全?朕若愿,忠孝皆可全!爱卿平定赤岭河,此乃大功...不管卿或卿血亲有何罪,朕恕你和你的亲族,无罪。”
赵羽顿时带着喜色抬头。
“朕口含天宪,一言一行皆为律法,还是,你不信朕?”虞帝面容不变。
赵羽很是老实:“我...我出发前,我爹告诉我,赤岭河叛乱的黄天军,是神策营残部,让我去赤岭河平叛的时候,让黄天军改头换面投到我的手中。”
“可按照战报,你和黄天军,有过激战。”
赵羽立即解释:“陛下,黄天军内分成了两部分,一部分成了真正的叛军,臣所打的,就是真心要谋逆的那一部分,而后,黄天军的首领,疑似神策营千总的顾松,便带着剩下的人进了昭武营。”
“顾松...”
顿了顿,虞帝轻语:“朕记得你战报中有此人,太平军孤注一掷派遣精锐的时候,你令顾松率五百黄天军降卒骑兵分割了太平军精锐战场。”
赵羽立即点头,更飞速开口:“陛下,臣已经将顾松和庞安都带来了。”
虞帝皱眉:“庞安?”
他记得庞安。
之前庞安那位通州总兵之父被刺杀后,他震怒之下彻查..然后发现,这是丑闻,一旦泄露出去,不但让勋贵脸上无光,也让整个大虞都脸上无色,故而他以强硬手段压下。
怎的又和庞安扯上了干系?
似乎知道他的所想,赵羽飞速开口:“陛下,此事说起来和太平军有关。”
“太平军过于难缠,臣无把握,便想着打持久战,也是之前请陛下恩准的原因,只是臣没想到,不久后,臣发现庞安竟然和太平军有联系,臣随即将计就计,伏击了太平军的核心精锐。”
“也因为精锐被臣伏击,太平天王才在愤怒之下全军围攻我昭武营,而后臣率昭武营背水一战,并侥幸获胜。”
以最简洁的话语飞速解释情况。
“庞安和太平军有染?”虞帝露出煞气。
赵羽又飞速开口:“据庞安称,他是被人威胁,不得不如此,能威胁庞安,威胁我大虞当朝一等伯...臣自知无法解决,便带着庞安回来,静待陛下圣裁。”
虞帝不语,只闭眼。
外表看不出喜怒哀乐。
过了好一会儿,虞帝睁眼:“朕虽然愤怒,然,朕有言在先,无论何事,皆恕你和你家人无罪...朕看得到爱卿的赤胆忠心,不必忧心什么,且下去吧...明日来大朝会。”
正式册封赵羽为武安侯,自然是要在大朝会进行宣布,而不是私下一说,那赵羽就成侯爷了...
而且在宣布之后,赵家从伯爵升为侯爵,赵府也需要进行改变规模等等...
“臣,叩谢陛下隆恩。”赵羽变得欢天喜地。
待到赵羽走远,虞帝微微抬眼:“朕的武安侯,不似表面那么没心没肺啊。”
“陛下,奴婢没听明白。”沐全忠立即迷茫。
虞帝淡声:“去岁离京的时候他就知道了,但是,今岁回都他才告诉朕...因为他知道,若去岁他便向朕坦诚,赵家落不到好,如今他平了赤岭河,携大功归来,又被封侯...不管朕是否愿意,为了天下悠悠众口,朕都不可能当真治他和赵锋的罪。”
沐全忠失声变色:“那小子竟然有此等城府?”
虞帝感觉大伴越发的老糊涂,随口解释:“他有赤子之心,却不代表他没脑子,若是没脑子,如何平平稳稳统帅昭武营?”
没脑子的,只能当冲锋猛将,有脑子的,才能统帅三军。
以区区一万可战之兵,不但挡住了十五万叛军的疯狂攻击,甚至还成功击溃太平军...若赵羽当真没一点脑子,那才是不正常。
沐全忠眼眸不着痕迹闪了闪,转而呢喃:“陛下,没想到赵羽区区少年,竟然如此狡诈...不得不防啊。”
虞帝随口:“若朕连赵羽都需要防备,朕这皇帝,不做也罢。”
他的确对赵羽的小心思不满,却也更加明白赵羽的忠诚...须知,赵羽所言的大罪,可是夷三族的祸啊。
比赵羽更忠臣的,不多了。
沐全忠则忍不住苦笑:“陛下,您怎么说胡话了?只有陛下您才能扛得起我大虞的九州万方。”
虞帝微微摆手,淡声:“宣顾松见驾。”
“宣...”
不一会儿,赵羽看不透的顾松,进入了紫薇殿。
走到紫薇殿中间,顾松立即跪地:“臣顾松,叩见陛下,愿陛下万年。”
虞帝静静的看着顾松,沐全忠则露出一抹若有所思...他似乎见过顾松,但是,记不真了。
不知多久后。
虞帝看着下首,缓声:“你背叛了朕。”
“臣没有。”顾松慌忙抬头辩解。
虞帝话音冷漠:“那为何朕竟不知你是黄天军的首领?”
顾松急忙解释:“陛下,消息重大不能落于纸,臣不敢贸然遣人传信...但是后来龙禁卫入赤岭河彻查神策营大败之事,臣便暗中留下了些许线索,让龙禁卫查到,神策营大败,和宁远侯有关”
“因臣身边宁远侯的人太多,更多的消息臣不敢放出,不是臣怕死,是臣担心陛下被蒙蔽,想着留着有用之身,有朝一日能面见陛下,说出一切真相。”
虞帝不置可否:“说说前因后果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