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为对赵羽那极致的嫉妒,杜磊甚至连带着记恨上了虞帝...读书人十年寒窗,却从无封爵的殊荣!
都是大虞之臣,凭什么区别对待?
读书人能加封三公之类的殊荣?那又如何?比得上世袭罔替的爵位吗?
“噤声!”杜藤瞬间厉喝。
杜磊自知说错话,急忙闭口。
而后不知想到什么,很小声低语:“爹,我听说,落入契丹手中的辽东,有很多文采不行的读书人,但是,他们都得到了辽国皇帝的重用...”
杜藤瞬间厉喝:“无知小儿!住口!”
杜磊却咬牙又开口:“爹,你听我说啊...我还听说,其中好像还有个叫刘存的,那家伙本只是我大虞三等甲的同进士出身,但是却被辽东皇帝奉为帝师,多次秉烛夜谈抵足而眠。”
“不但如此,还封了什么世选南枢密使还是什么官,不知道是个什么官,但是听说是重臣一级的官职...”
“我也不懂辽东的官职,但是我打听到,那个世选,和我大虞的世袭罔替差不多,不同的是,世选继承的不是爵位,是官职...比如我杜家,如果当了世选官,以后对应的官,就只从我杜家选。”
杜藤越发愤怒:“无知小儿你住口!区区契丹蛮夷不过是趁着无耻武夫内斗之时,以阴谋取我大虞辽东,也配称辽国?”
杜磊恨声:“爹,你是吏部侍郎,可孩儿和兄长日后能爬上去吗?那什么刘存不过三甲末榜都能如此风光,如果爹你过去,岂不是更加风光?不是随便就能做个世选尚书侍郎什么的?”
“还有,之前要不是爹和其他重臣纷纷慷慨解囊,陛下他发得出边关的军饷和粮草吗?要不是我们,边关早就被破了,说不定契丹都打到帝都来了...”
不是他杜家不忠诚,是大虞对他杜家无情,对读书人薄幸...
杜藤厉喝:“滚!”
杜磊越发不服气,只是看到杜藤似乎动了真火,只能认错离开。
待到杜磊走了,杜藤变得平静,呢喃:“世袭罔替就世袭罔替,世选?什么玩意...果然是没文化的蛮夷。”
话虽如此,杜藤却还是忍不住朝着辽东的方向看了看。
虽然他儿子过于狂浪,不过他儿子有句话说得不错...武夫都能封侯,读书人却不能封侯,凭什么?
勋贵能世袭罔替,然读书人十年寒窗,又呕心沥血辅君王治世,却只能风光一代,却不能福泽子孙万代...
他杜藤,为官多年,兢兢业业,他连个非世袭的爵位都没有,赵羽那区区黄口小儿,却能得封世袭侯爵...
又过了好一阵。
杜藤淡声:“来人。”
“老爷。”有长随飞速入内。
“本朝有个名唤刘存的读书人,是三等甲同进士出身,但是具体的我有些记不得了,去查查他的信息...暗中行事,不要被人知道了。”
.....
翌日
4月10日。
又是大虞一次大朝会的日子。
虽然赵锋不在家导致没人带领,赵羽却还是早早就起了床,领着几个亲信出了门。
还没走几条街,不远处就有人从另外一条街过来。
赫然是宁远侯许慎。
大概是真的“巧合”才会正好碰到一起吧。
许慎瞧见赵羽,很是和煦:“是赵家三郎啊。。”
虽然此时赵羽已是今时不同往日,却依旧如同之前那般扮演着晚辈的角色,并没有因为自己即将封侯就朝着宁远侯耀武耀威。
赵羽上前很是,面容腼腆:“许世伯。”
宁远侯不着痕迹点头...虽然不知道赵羽心里怎么想的,但是从态度而言,赵家依旧还能走动。
心念间,许慎笑呵呵道:“既然碰到了,走,和伯伯一起进宫。”
赵羽立即应下,更憨笑:“我爹不在家,小子正担心去朝会无人领着可能会走错路呢。”
一边说着话,两人一边往皇宫走。
碰到的勋贵也开始多了起来。
走了没多久,又有一个约莫五十岁的老人靠近,很是慈祥:“这不是赵家三郎吗,何时回来的,也不捎个信,我让我家那孩子去迎一迎也是好的。”
有些眼熟...他见过,但是不记得那人是谁。
下意识就要打开面板看看这老人是谁。
许慎却笑呵呵开口:“三郎去了赤岭河太久,想来是记不得了...这是你夏家四世伯。”
赵羽当即见礼:“原来是夏世伯。”
能让他称之为世伯的,不一定和赵家是亲戚,但是必然都是勋贵出身...夏姓勋贵,只有世袭定国公的夏家。
四世伯...这老人是定国公夏凌的四子夏煜。
奇怪,去朝会的怎的不是定国公,反而是夏煜?
值得一提的是,按照辈分来说,赵羽其实不应该称呼夏煜为世伯,只是如今赵羽即将封侯...若非赵羽辈分太小且年纪也太小,按照不成为呢的规矩,他应该和各家的袭爵人平起平坐。
似乎知道他的所想,许慎又朝着夏煜微微拱手:“定国公。”
夏煜连连摆手:“宁远侯,你这倒是让老夫有些不知所措了。”
还待纳闷的赵羽目光顿时一凝...怪不得是夏煜上朝,原来夏煜接任了国公。
不对啊...常理而言,接任国公爵位的,应该是夏凌的嫡长子才对,怎会是夏煜?
虽然夏煜也是嫡子,却并非嫡长。
难道因为夏凌的嫡长子太老了?可若是因为年龄...夏煜也很老啊。
三人又一起同行。
走了没几步,许慎在赵羽耳边小声道:“三郎刚回帝都,许是不了解情况...之前,上代定国公和镇国公因担忧边关战事,故而去边关巡视,不过两位国公太过高估他们的身体,还未抵达边关,便先一步走在了路上。”
“故而,如今你夏家四世伯继承了定国公之爵,你柳家的五世伯继承了镇国公之爵。”
听到这里,赵羽微微点头表示了解.,心底暗暗犯了嘀咕,同时死了两个国公?什么时候?连个消息都没有...是密不发丧?
且袭爵的都不是嫡长子...
不出意外,两位国公犯了很大的错,是被老龙逼死的...这两年的大风波,似乎也只有赤岭河那边了?